近日,我院呼吸內科一介入治療團隊成功為兩位晚期肺癌患者實施氣管鏡下氣道腫瘤切除術,該手術時間短、出血少、創傷小,能迅速緩解患者呼吸困難癥狀,解除病痛,延長生命。氣管鏡下腫瘤切除術的成功施行,充分體現了我院呼吸內科在內鏡介入治療領域先進的技術實力。
病例一:
73歲的張老伯7年前因左肺小細胞癌,接受放、化療治療。今年初,他再次出現咳嗽、氣促,胸部CT復查提示“右肺門旁占位,右肺中、下葉支氣管閉塞”,診斷為右肺占位,阻塞性肺炎,輾轉求醫后,病情未減好轉,且不斷加重。
近日,張老伯來我院呼吸內科就診,收住呼吸內科一后醫生為其施行了支氣管鏡下活檢術,術中顯示,中間支氣管新生物完全阻塞管腔,病理報告結果提示張老伯為右肺鱗癌,非左肺小細胞癌轉移。
接診的陶學芳主任和石新云主診醫師反復研究病情后,決定為為患者實施氣管鏡下介入治療,以解除復雜氣道梗阻,恢復肺通氣功能。但是,患者高齡,基礎體質差,吸氧狀態下仍氧分壓偏低,手術麻醉風險很大。為此,該科與麻醉科、手術室、內鏡中心醫護人員共同商議,擬在手術室為患者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支氣管鏡治療。
5月12日,呼吸內科一石新云副主任醫師及王國文主治醫師聯合麻醉科、內鏡中心醫護人員,為患者施行全麻下經支氣管鏡氣管腫瘤切除術(通過軟硬支氣管鏡結合進行氣管腔內綜合介入治療),術中通過圈套器多次套出大塊氣道內新生物,重建通暢氣道。術后患者呼吸困難迅速緩解,血氧飽和度升高。
全麻下經支氣管鏡氣管腫瘤切除術術中
右肺中間支氣管內新生物,氣管閉塞,阻塞性肺炎
腫瘤完全堵塞管口,圈套器多次套出大塊新生物
病例二:
81歲的陳先生系第二次接受氣管內介入治療。半年前,他因反復咳嗽、胸悶、氣促,胸部CT提示“左肺門旁占位,伴左肺上葉支氣管閉塞,左肺上葉不張”,曾在多家醫院治療效果不明顯。3個月前在我科住院行支氣管鏡下腫瘤摘除術,病理確診為肺鱗癌,術后患者氣促情況明顯緩解,生活質量得到改善。
近日,患者再次入院做第二次治療。5月12日,石新云副主任醫師及王國文主治醫師再次為該患者行支氣管鏡下治療,采用高頻電圈套器、APC等多種介入治療技術,將氣道內新生物分段摘除,手術僅用時半小時,患者通氣明顯改善。
左支氣管下段腫瘤阻塞,阻塞性肺炎
左支氣管下段管腔新生物堵塞管腔,予APC燒灼新生物殘端并止血
手術中
該科石新云副主任醫師指出,肺癌是人群中最常見的致死性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及死亡率均列全球首位。在我國,將近85%的患者在就診時就已經失去了手術切除的機會,其中30%的患者會因為腫瘤阻塞氣管、支氣管而引起咳嗽、咯血、氣促等癥狀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引起呼吸衰竭導致死亡。因此,緩解這些患者的癥狀,改善其生活質量,成為呼吸科醫生首要任務。以往,切除腫瘤需要“開膛破肚”,痛苦大、風險高,而且手術復雜,隨著支氣管鏡下介入治療的開展,使手術更加微創、高效,為患者帶來更多的治療機會,通過支氣管鏡手術,迅速緩解患者的呼吸困難癥狀,減輕痛苦,加快康復,縮短住院時間。
近年來,我院呼吸內科支氣管鏡介入治療技術取得快速發展。開展項目包括:腫瘤鏡下切除、支架植入術、氣道球囊擴張等。使腫瘤患者得到更加優質、高效、經濟治療,贏得患者好評。
(呼吸內科一 孫永珍 王國文)